查看原文
其他

对不起,我不知道还有这样的“常识”!

2018-05-01 学术之路 学术之路

五一假期在不经意间流逝着,好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,所以了约了好朋友去看一场电影吧!上午从北京出发下午抵达天津(实在不好意思,之前北京到天津的城铁可以提前上车的,但是没座。可是今天从现场知道复兴号不让这么操作了。因此当我十一点抵达北京南站时就赶紧买了一张火车票,当时自助取款机能买到的最早的是下午两点的。想着自己提前乘车,站着半小时就到了,后来排了队发现不能这样操作了,所以就赶紧去窗口改签,虽然网上查询还有12:10分的,但是窗口只能改签13:00的。所以这是我今天犯的第一个“常识”错误。这个主要怪自己)。下午2点半抵达天津滨江道步行街。


在天津某电影院门前徘徊了一会,因为发现电影票最低的也是70元,我们自己想看的那个是110元。当时只是隐约的觉得这电影怎么这么贵呢?可是考虑到时间就是金钱,电影已经开始5分钟了,所以赶快去排队购票吧。在排队的过程中有一个大叔主动跟我搭讪说,买票啊?我爱理不理的的回了一句。不过最终经过其点拨,还是被他给说动了。他说《某某某某》电影单张票110元,你买两张220元,这样吧从我这里买给200块钱就行了。当时想啊,原来电影院门前也有票贩子,而且既然可以便宜些,那就从你这里买吧。而且我问了2次卖电影票的服务员多少钱两张票?他明确的告知220元。等我付完钱,拿到票后傻眼了,为啥票面写的是40元呢?就再次询问服务员机那位大叔,其告诉我200块钱是其内部价,服务员也明确告诉我两张票就是220元。等我再次询问时又给我说了上面的理由,再问服务员还是220元。此时看电影要紧啊,也就相信了所谓的内部价,快速的走向观影厅。顺带我也在网上检索了一下价位表,发现网上卖价30-40不等,这也就印证了票面写的40元价位确实是电影票的真实价位。但是为啥其在屏幕上显示的是110元呢?百思不得其解。观影完之后,我还专门又去购票处看看电影的价位,发现还是110元,那位大叔还在那里做自己的生意。(我以为电影票跟购买时间有关,不好意思,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很少。)


晚上回京的路上跟同学聊起这件事,同学反问道“你才知道现场买很坑吗?”看来同学也遭遇过类似的事情吧。不过作为一位恋爱小白,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非常有限,也不懂这些“常识”。从我自己的经验“常识”来看,现场买不是应该更便宜一些吗?反正我们在家买菜就是这样的,小时候我们经常看到父母跟卖家讨价还价。而且通过网络购买,平时是收取一定的提成的。而且从法律的角度来看,从40元到110元,明显得属于疯抬物价。虽然我们可以给出有人工成本等等理由,但是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是实在搞不懂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特别是这样的“常识”是谁设计的,为啥没有解释说明呢?我更担心的是一些不会网上订票的群体,其只能去现场购票,而这高昂的价位是否会令其望而却步,不愿去享受观赏电影的快乐,这是否公平呢?


当然本文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吐槽这样的不好遭遇,而是想提醒跟我一样的人提防这些“常识”,特别是当前存在“大数据杀熟”现象,我们是很被动的。我们无法改变电影行业的这个“常识”,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“常识”告诉更多的人,希望跟我一样的人能够看到,欢迎分享更多的消费“常识”。

【讣告】沉痛悼念郭锐教授
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、中山大学法学讲座10则

南开大学法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

中山大学法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及录取实施细则

郑州大学法学院2018年博士生入学考试成绩综合排名公示

2018年“网络法治30人论坛”暨第七届“两岸通讯传播法论坛”1号公告

圣约翰大学法学院Kathryn Piper教授为期两周短期讲座的通知【共24课时】

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(含思政专项计划)初试成绩查询及有关事项的通知

武汉大学法学院2018年博士研究生选拔综合考核候选人名单公示

吉林大学关于公布2018年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的通知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